
突出綠色安全創新創業 搭建農業展示交易平臺
在第十屆金華·華東農業科技新成果展示交易會開幕前夕,記者就有關問題采訪了副市長張偉亞。
問:第十屆農交會即將開幕,舉辦本次展會是出于什么考慮?
答:自1999年以來,我市已成功舉辦了九屆華東農交會,經過10多年探索和發展,已成為華東地區乃至全國的精品農業展會。今年市委、市政府決定繼續舉辦華東農交會,主要是出于以下4個方面的考慮:一是搭建平臺,助農增收。通過舉辦展會,著力搭建農業科技的高地、農業招商的平臺,進一步拓展農產品市場,促進農產品貿易和流通,促進農民增收。二是展示成就,樹立形象。展示我市現代農業建設成就、農業科技新成果和名特優新農產品,把展會辦成我市農民的節日、農業的盛會。三是科技引領,加強交流。通過全面推進農業區域交流及貿易,農業企業與科研院所雙向直接的科技交流,為我市農業轉型升級引進更多的好產品、好品種、好項目,促進現代農業發展。四是電商換市,轉型升級。注入“互聯網+農業”等盛行網絡營銷元素,為涉農企業、廣大農民對接知名電商搭建平臺,促進產銷銜接和公平交易,減少農產品流通環節,推進農業生產標準化和農產品質量安全,加快我市現代農業轉型升級。
問:本屆農交會舉辦時間和地點以及展會規模如何?
答:第十屆華東農交會10月23~25日舉辦,會期3天,10月23日上午9:00開幕,會場設在金華市體育中心(雙龍南街與二環南路交叉口),由金華市政府、浙江省農業廳、浙江省科技廳、浙江省供銷社、浙江大學、浙江省農科院主辦,金華市農業局、金華市科技局、金華市供銷社承辦,各縣(市、區)政府、金華開發區管委會協辦。
本屆農交會設立展示、展銷、特色小吃等3個區。展示區面積2100平方米,展銷區面積8000平方米,參展單位360家以上;特色小吃30家以上,網上農交會參展單位800家,預計將吸引參會人數5萬人次以上。
問:本屆農交會有哪些內容?與往屆相比有何特點?
答:本屆農交會內容豐富,主要有六項活動:一是現代農業成果展示,設立農業科技成果展、農產品質量安全展、農產品電子商務展、金華“兩頭烏”產業轉型升級展、休閑觀光農業展、現代農業設施裝備展。二是舉辦網上農交會、跨界(上海)展會,將在金華農業信息網集中發布參展企業和農產品信息,組織開展網上宣傳推介、交易洽談。同時依托上海(社區)金華農產品電商服務五方聯盟,在上海市區的社區設立農交會跨界分會場,以OTO模式推廣推介金華特色農產品。三是名特優新農產品展銷,將設金華所轄縣(市、區)10個展區、省內外地市展區、大學生村官展區、臺灣地區展區、新疆展區、四川(汶川、理縣)展區、境外企業展區。四是交易洽談,將邀請滬、杭等長三角地區部分農批市場、大型超市、餐飲旅游企業老總、采購商和農產品經紀人參加農交會,洽談合作。五是專題活動,將舉辦綠色農業生產實用技術、農產品質量安全管理、農業“互聯網+”等科技創新專題講座,搭建農交會微信公共平臺,開展市民最喜愛特色農產品網上評選活動。六是特色小吃展,將組織30家以上有金華地方特色的小吃現場制作、展示展銷。
與往屆農交會相比,本屆展會將重點突出“綠色安全、創新創業”主題,全過程融入“互聯網+”概念,讓來金客商、廣大市民真切感受到金華農業互聯網經營的全新思維。一是突出農產品綠色安全,展示我市農產品質量安全工作成果、普及農產品質量安全知識,在推廣農業標準化、安全技術的同時,引導和宣傳廣大消費者樹立正確的消費理念;二是突出“互聯網+農業”理念,本屆展會把“互聯網+農業”的概念實時嵌入展會全過程,將在展前、展中、展后等各個環節運用互聯網技術,鼓勵和引導各類農業經營主體利用互聯網平臺拓展銷售渠道,創新互聯網經營思維。同時培育市場消費新觀念,通過實時手機互動讓老百姓認識電商、了解電商,最終學會運用電商,從而讓廣大市民更為直觀地體驗現代農業豐碩成果。
(本報記者 何生英 宋雨禾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