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訂單easy拿到手 展會結束后分三步走
相信很多小伙伴去享受了廣交會本次貿易盛宴,無論的單子、客戶、還是個人成長,都是收獲多多的。不要以為展會結束,我們的工作就可以松一口氣,其實我們真正忙碌的工作才剛剛開始,想要抓住訂單的機會就決定于此了。但也不用太擔心,展會后的工作,分兩步走,就對了。
展會后要做什么?
Step1:對客戶進行分類
有參展經驗的業務員就知道在展會上與客戶交流的過程中,會對客戶進行分析,在交談結束后會對客戶進行分類記錄,方便會后有針對性的跟蹤與分析。
第一類:已簽合同的客戶
這些客戶回來后一般都是按照他的要求給他詳細的資料,接著便要求他開證,或匯訂金過來。不過這些跟你簽過合同的客戶也并不表示就一定會給你下單,現在這種情況已經很普遍, 有些客戶跟你簽過合同了,但過后他在其它的供應商那里有了更好的價格或更好的ITEM,便會把單下給別人。或者回去后市場發生變化,決定發生改變而取消訂單等等。對他們來說,合同完全沒有束縛作用,合同只是相當于P/I,只是一種形式. 所以對于此種客戶,也要小心溝通,一旦出現他遲不開證或不匯訂金的情況,請提高警惕,及時跟他溝通,看是否出現什么問題, 采取相應的措施, 說不定你就能挽回一個訂單, 一個客戶。
第二類:有意向要下單的客戶
這有點像于網上詢價, 只能從你與他們的溝通中判斷出此客戶的潛力程度。一般產品問的越詳細, 條款談得越仔細機會越多。對于這些客戶, 回來后便及時聯系,把所有的資料所有的所涉及到的問題標明清清楚楚給他發去,也馬上落實打樣(一般這些客戶都是有要求打樣的)。對于這些客戶,我們也常碰上寄了樣品就沒了消息,最常見的原因便是他們在收到所有樣品(包括別人的樣品)后沒有擇取你們的產品下單,或者市場發生了變化等等,那也不要放棄, 保持聯系,有新的產品及時向他推薦,以后還是有合作的機會。
第三類:對某個條款或價格談不來的客戶
回來后即使你們決定能按他的要求來做,也不要馬上妥協,先發個郵件或打個電話(還是堅決你們先前的決定)看看情況再做決定, 如果客戶已有一定的心軟,那你們就成功了, 如果他堅持自己的決定, 那你們可以妥協的話再向他妥協也不晚。
第四類:對要求發資料的客戶
按他所說的要求盡可能把詳細的資料發給他。
第五類:對隨便看看,隨便問問的客戶
在廣交會的時候,他只是去你們那隨便看看,問問,這些客戶沒底,說不定他們是在探行情。那這些客戶可就得憑他的名片來聯系了,如果名片有他們的網址那是最好了,先參觀參觀他們的網站,查清他們的底細,他們主要經營什么樣的產品,再按照不同的情況向他發不同的資料。說不定你們此次沒帶去參展的產品正是他們的主營產品。同時也要根據他在你們攤位看的那種產品發資料,看是否有合作的機會。
Step2:技巧性進行報價
展會結束后,很多外貿業務員可能都會遇到這樣的問題:雖然展會一結束你就及時聯系了客戶,并給他報價,但報完價之后似乎就沒下文了。這是因為價格太高,嚇跑客戶呢?還是報價太低,讓客戶一看就知道你不是行家里手,而不敢冒險和你做生意?另外,在面對一些比較有實力的客戶時,你可能也不知道該如何報價。報得太低,你沒錢賺;太高,又怕客戶把訂單下給別人。那么展會之后應該如何給客戶報價?
有經驗的出口商會在報價前都會做好充分準備,如在報價中選擇恰當的價格術語,同時會利用好合同中的付款方式、交貨期、裝運條款、保險條款等要素與買家進行討價還價;另外,還會憑借自己公司的綜合優勢,在報價中掌握主動,做到有的放矢。
第一:報價前,做好各項分析
我們在第一步的時候已經對接觸的客戶進行了分類,所以我們現在可以更加快速的對客戶的需求與報價方式對應起來。
第二: 做好市場調研,了解市場、行業最新動態
由于市場信息透明度高,市場價格變化更加迅速,因此,出口商必須依據最新的行情報出價格——“隨行就市”,買賣才有成交的可能。我個人的經驗是,外貿業務員要在關心自己成本和價格的同時,還要關注同行的成本與價格,做到知己知彼。了解這個行業的發展和價格變化歷史,從而對近期的走勢做出合理的分析和預測。
第三:做一份完整的報價表
特別是針對新客戶,在報價表中要體現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:價格術語、產品尺寸、清晰的產品圖片、包裝明細、內盒/外箱的尺寸、裝柜量、箱柜、品名、貨號、顏色、材質、價格有效期、付款條件、備注(如電子產品要指明產品的配置)等。
Step3:及時進行跟進
第一:主動與客戶聯絡
因為客戶通常都很忙,而且一場展會下來,他會去很多同行的展覽搭建位,索要很多樣品,展會后也會收到很多同行的郵件。因此,他一般不會主動聯系你。這時候你就應該主動出擊,提供完整的資料和價格給客戶,然后跟進,贏得客戶的信任。
第二:及時提供詳細資料
當客戶問了價格,要將詳細的參數、尺寸、包裝材料等一并提供給他;問說明書,要連設計稿和文字一起都給他參考;需要彩盒,不僅要給他圖片,還要有準確尺寸的刀模圖,甚至連別的客戶的彩盒一并給他參考。如此,客人將會對你擁有很好的印象。
第三:回復郵件有針對性
1、 不要無條件滿足客戶
例如不要客戶一要求寄樣品就馬上給他快遞,應考慮快遞費用的問題,應先和客戶多通過郵件等方式交流,了解他對該產品的認知情況以及國外終端客戶對該產品的反映等,這些都要依靠自己的判斷去辨別客戶是否是真正的買家。了解之后,再給客戶寄樣品也不遲。如果客戶急著要樣品,那可以讓客戶到付快遞費,真正的買家是不在乎這點費用的,這也是衡量客戶真實需求的一種辦法。
2、堅持、耐心以及熱情
在仔細分析客戶需求的基礎上,要不斷與客戶接觸,幫助他們,從客戶的立場去解決問題,如此他會很信任你。
3、保持好心態
對毫無反應或反應消極的客戶,也不必很在意。這樣的客戶很多,他們各懷目的,并非真正的買家,或者有些是暫無成交意愿,我們都要對此保持良好心態。
4、電話溝通更直接有效
我們都知道,溝通中最常見的難題就是發EMAIL給客戶后客戶沒了消息。對于這種情況,我認為電話是最好的溝通方法,打個電話去,跟他溝通溝通,看看是怎么回事,怎樣的一種情況,是否可以采取措施解決. 當然對某些情況不緊急的客戶, 請耐心等待些時間, 隔幾天再發郵件,因為有些客戶回去后可能會休個假,有些客戶在廣交會結束后并沒有馬上回去。對于一段時間還沒回的客戶, 這時一個電話還是必須的。